古诗山村
① 古诗山村杂诗
《山中杂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专
鸟向檐上飞,云从属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② 山村古诗原文
《山村咏怀》复是北宋哲学家邵雍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2)古诗山村扩展阅读:
作者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故里在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幼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
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他的先天学学说被后人发展为预测学。
③ 古诗的《山村》怎么写
这首五言绝句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幅静美如版画的山村风景图,质朴素淡,令人权耳目一新
它的意思是(个人依据高中语文知识翻译,绝无任何参考):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信步走来,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九朵,哦,不,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④ 古诗《山村》带拼音的全文是什么
shān cūn
山 村
(sòng) shào yōng
(宋)邵 雍
yī qù èr sān lǐ
一 去 二 三 里,
yān cū专n sì wǔ jiā
烟 村 四 五 家,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亭 台 六属 七 座,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八 九 十 枝 花。
⑤ 古诗《山村》
《山村来》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自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白话释义: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小溪夹岸绿竹苍翠,窄窄板桥连接着一线山路。婆媳相互呼唤一起去浴蚕选种,那庭院中间的栀子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
注释:
1、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2、妇姑:指农家的媳妇和婆婆。
3、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4、闲看: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5、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5)古诗山村扩展阅读:
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第三句转而写农事,“妇姑相唤”,透着亲切,可以想见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
夏日雨中,仍要“浴蚕去”,则可知农事的繁忙。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栀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
⑥ “古诗山村”共几句话
古诗《山村》中一共四句话。
⑦ 古诗山村带拼音
shān cūn
山 村
(sòng) shào yōng
(宋)邵 雍
yī qù èr sān lǐ
一内 去 二 三 里,
yān cūn sì wǔ容 jiā
烟 村 四 五 家,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亭 台 六 七 座,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八 九 十 枝 花。
意思是: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信步走去,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九朵,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现代人多把此诗作为小儿启蒙诗来教育儿童。遥想,在作者的年代,此诗应是作者本人偶尔郊游,路遇景物,有感而发,颇有趣味,也很悠然。
⑧ 古诗山村 作者是 宋 shaoyong吗
作者是:邵雍读作(shào)(yōng)。
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版家。
亭台权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8)古诗山村扩展阅读:
《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 、 人家、 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⑨ 小学古诗山村怎么背诵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中出现了一到十这10个数字,而且是按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顺序排列的,诗句描写的景色是由远及近的,背诵的时候可以将数字顺序和诗句的意思结合起来记忆。
由数字一开始,一个人,这个人是在行走的,行走就是“去”,然后是数字二三,一个人行走了多远呢,是二三里,那么第一句就记住了,是“一去二三里”;
接着是数字四五,行走了二三里,该看到什么了吧,看到的是四五家住户,而且是正在做饭的四五家,那么记住了第二句就是“烟村四五家”;
四五之后的数字是六七,只有四五家住户会不会单调了,配点其他的建筑,来电亭台楼阁,这样第三句的六七就是“亭台六七座”;
最后一句,还剩下八九十这三个数字,这句最好,数花的时候不就是连着数的嘛,八九十连在一起,最后一句是“八九十枝花”。
小短文: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便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里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作者: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⑩ 古诗《山村》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来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源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出处: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山村》。
全诗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0)古诗山村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
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