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秋夜的詩句
『壹』 描寫秋夜的古詩
1、唐代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釋義: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響的鍾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2、宋代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一》: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
釋義:迢迢萬里的銀河朝西南方向下墜,喔喔的雞叫之聲在鄰家不斷長鳴。疾病折磨我幾乎把救亡壯志消盡,出門四望不禁手搔白發抱憾平生。
3、宋代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釋義: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4、唐代杜甫《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釋義: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5、宋代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釋義:夜裡在東坡飲酒,醉而復醒,醒了又飲。回來的時候彷彿已經三更。家裡的童僕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反復敲門裡面全不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麼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鑽營!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遊江河湖海寄託餘生。
『貳』 帶秋夜的詩句
《秋夜來寄邱員外》——唐·韋應物源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賞析:懷念你竟在這深秋的夜晚,散步詠嘆多麼寒涼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還未安眠。
2.
《秋夜喜遇王處士》——唐·王績
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賞析:在屋北的菜園鋤豆完畢,又從東邊田野收割黃米歸來。在今晚月圓的秋夜,恰與老友王處士相遇,更有穿梭飛舞的螢火蟲從旁助興。
『叄』 關於「秋夜風雨」的古詩詞有哪些
《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注釋】
暝(míng):日落,天色將晚。
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新:剛剛。
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後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語喧嘩。喧:喧嘩,這里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滌衣物。
隨意:任憑。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孫實亦自指。反映出無可無不可的襟懷。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盪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2.《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水仙子·夜雨》是元代曲作家徐再思所作的一首散曲。這是一首悲秋感懷之作,不但寫傷秋的情懷,也包含了羈旅的哀怨,更有對父母的掛念。作者先寫秋葉和秋雨勾起了心裡的煩愁。梧桐落葉聲聲似乎提醒人秋天來了,雨點打在芭蕉葉上也彷彿都在人心上不停地增添愁怨。三更才勉強入眠,不過三更就又醒了來,連一個好夢都沒法做成。擺起棋盤,獨自下棋消遣,燈花落盡,棋局仍未撤去。深嘆客旅他鄉,十年一覺黃粱夢,功名未成;而父母留在家中,又未得回去服侍盡孝。這種種的煩憂一齊湧上心頭,讓人愁思百結,感慨不已。全曲語言簡潔,風格自然清雅,意境優美。
【注釋】
三更:指夜半時分。
歸夢:回家的夢。
燈花:燈心餘燼結成的花形。杜甫《獨酌成詩》:「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
新豐:地名,在今陝西省臨潼東北。
逆旅:客舍。《唐書·馬周傳》記,唐人馬周未發跡之前,客居新豐,遭店主人冷遇。這里以馬周自況,言旅途備受風霜、冷遇之苦。
淹留:滯留。
江南:指作者自己的家鄉,即浙江嘉興一帶。
二老:父母雙親
【譯文】梧桐葉上的每一滴雨,都讓人感到濃濃的秋。芭蕉葉上的每一滴雨,都讓人感到深深的愁。夜裡做著的歸家好夢,一直延續到三更之後。燈花敲落棋子還未收,嘆新豐孤館文士羈留。十年宦海奮斗的情景,江南家鄉父母的擔憂,一時間都湧上了心頭。
3.《芳心苦·楊柳回塘》宋·賀鑄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楊柳回塘》是北宋詞人賀鑄的詞作。這首詞是詠荷花,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詞的上闋描畫了一個詳和而恬靜的池塘。而荷花卻生長在池塘僻靜處,只能寂寞地凋落。就象一位美女,無人欣賞,無人愛慕,飽含零落的凄苦。詞人通過美人的自嗟自嘆,也暗露了自己年華的虛度。下闋仍借美人之口言志:即使凄風冷雨,我仍然不在百花爭艷的春天開放,寧願盛開在炎炎的夏日。荷花、美人、君子,形成了完美和諧的統一。
注釋
踏莎行: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又有《轉調踏莎行》,雙調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韻。
回塘:環曲的水塘。
別浦:江河的支流入水口。
綠萍漲斷蓮舟路:這句話是說,水面布滿了綠萍,采蓮船難以前行。蓮舟,采蓮的船。
紅衣脫盡芳心苦:紅衣,形容荷花的紅色花瓣。芳心苦,指蓮心有苦味。以上兩句說,雖然荷花散發出清香,可是蜂蝶都斷然不來,它只得在秋光中獨自憔悴。
返照:夕陽的回光。
潮:指晚潮。
行雲:流動的雲。
依依:形容荷花隨風搖擺的樣子。
騷人:詩人。
不肯嫁春風:語出韓偓《寄恨》詩:「蓮花不肯嫁春風。」張先在《一叢花》詞里寫道:「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賀鑄是把荷花來和桃杏隱隱對比。以上兩句寫荷花有「美人遲暮」之感。
【譯文】楊柳圍繞著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擋住了采蓮的姑娘。沒有蜜蜂和蝴蝶,來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花漸漸地衰老,結一顆芳心苦澀。
潮水帶著夕陽,涌進荷塘,行雲夾著雨點,無情地打在荷花上。隨風搖曳的她呀,像是向騷人訴說哀腸:當年不肯在春天開放,如今卻在無端地在秋風中受盡凄涼。
4.《秋風辭》兩漢·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秋風辭》是西漢武帝劉徹的作品。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後土,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漢武帝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秋風辭》。詩以景物起興,繼寫樓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最後以感嘆樂極生悲,人生易老,歲月流逝作結。全詩比興並用、情景交融,意境優美,音韻流暢,且適合傳唱,是中國文學史上「悲秋」的佳作,歷來受到贊譽。
【注釋】
辭:韻文的一種。
黃落:變黃而枯落。
秀:此草本植物開花叫「秀」。這里比佳人顏色。芳:香氣,比佳人香氣。蘭、菊:這里比擬佳人。「蘭有秀」與「菊有芳」,互文見義,意為蘭和菊均有秀、有芳。
佳人:這里指想求得的賢才。
泛:浮。樓船:上面建造樓的大船。泛樓船,即「乘樓船」的意思。汾河:起源於山西寧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黃河。
中流:中央。揚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鳴:發聲,響。發:引發,即「唱」。棹(zhào):船槳。這里代指船。棹歌:船工行船時所唱的歌。
極:盡。
奈老阿:對老怎麼辦呢?
【譯文】
秋風颳起,白雲飛。草木枯黃雁南歸。
秀美的是蘭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難忘懷。
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劃動船槳揚起白色的波浪。
吹起簫來打起鼓,歡樂過頭哀傷多,年輕的日子早過去,漸漸衰老沒奈何。
5.《夜書所見》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這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蕭蕭的秋風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遊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這首詩寫羈旅鄉思之情,但作者不寫如何獨棲孤館、思念家鄉,而著重於夜間小景。
【注釋】
蕭蕭:風聲。
客情:旅客思鄉之情。
挑:用細長的東西撥動。
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又叫蛐蛐。
籬落:籬笆。
【譯文】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遊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肆』 有關秋葉的詩句大全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落葉專聚還屬散,寒鴉棲復驚。
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5.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6.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7.西風揚子江邊柳,落葉不如離思多。
8.東籬菊酒秋風過,滿目唯留落葉頻。
9.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元稹《菊花》
10.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杜甫《秋興八首》
11.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李賀《蜀國弦》
12.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13.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14.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贈劉景文》
15.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阮籍《詠懷》
16.林間秋葉片片凋零。——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1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18.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9.塵緣未斷;春花秋葉。——納蘭性德《沁園春》
20.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伍』 關於「秋夜」古詩有哪些
1. 《柳橋秋夜》
宋 陸游
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
正是吾廬秋好夜,上橋渾內不要容人扶。
2. 《秋雨夜眠》
唐 白居易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
卧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3. 《秋夜寄丘員外》
唐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4. 《秋夜》
宋陸游
老病睡眠少,如斯秋夜何!長庚未配月,織女已斜河。
莎徑蟲吟苦,柴門葉落多。
誰知窮甯戚,不作飯牛歌?
5. 《初秋》
唐 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6.
《秋夜懷吳中》
宋 陸游
秋夜挑燈讀楚辭,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臨水登山處,正是浮家泛宅時。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報歸期。
灞橋煙柳知何限,誰念行。
灞橋煙柳知何限,誰念行人寄一枝?
『陸』 有關於秋夜的詩句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代:李白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內曲動寒川。
太湖秋夕容
唐代:王昌齡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雁飛。
夜坐
宋代:張耒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柒』 描述秋夜的詩句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瓮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盪。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捌』 描寫「秋夜景色」的古詩詞有哪些
霜落寒空月上樓,月中歌吹滿揚州。相看醉舞倡樓月,不覺隋家陵樹秋。釋義:風情是生命的詩化。揚州的魔力全在於人的詩化的生命——那些已經消逝了若干年的生命的形貌、熱力與風神。 兩岸花柳少了分花拂柳的女子,便無風情;明月朗朗,少了白衣吹簫的女子,也無風情。
『玖』 有沒有一些關於秋夜的詩句求關於描寫秋夜的詩句,最好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